首页

国产调教网

时间:2025-05-26 08:52:17 作者:云冈石窟80%洞窟已完成数字化采集 浏览量:82835

  中新网大同5月24日电(记者 李庭耀 胡健)记者24日从“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获悉,云冈研究院与合作伙伴一起,通过高精度三维激光扫描、近景摄影测量、多高光谱等技术,破解高浮雕石窟采集难题,已完成云冈石窟80%洞窟采集,预计2030年左右全面完成。

图为云冈石窟第20窟。 李庭耀 摄

  当日,由云冈研究院、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联合主办的“2025云冈数字化保护与创新学术研讨会”在山西大同开幕。国内外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共同围绕云冈石窟数字化成果、文化遗产数字化前沿技术应用、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的经验等核心议题展开深入探讨。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承载着中华文明的千年脉络,是多元文化交融的见证。云冈研究院党委书记刘建勇表示,历经岁月侵蚀与自然变迁,石窟本体面临着不可逆的损伤风险。与此同时,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与创新的期待日益迫切。如何让千年石窟“活起来”“传下去”,是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开幕式上,刘建勇介绍了云冈研究院近几年的研究成果,尤其是通过三维激光扫描、3D打印、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为云冈石窟的活化利用和永续传承提供了新的技术和方法,云冈研究院数字化解决方案也为文化遗产的高质量发展提出了“云冈模式”,让人类文明瑰宝在数字技术下重放异彩。

  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代表Grazia Tucci致辞时,从国际视角指明数字技术赋能文化遗产的广阔前景,这为全球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机会。

  山西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白雪冰表示,云冈石窟的数字化保护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希望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携手推动文化遗产保护从“静态保存”向“活态传承”的跨越,共同书写数字文明与人类遗产交相辉映的新篇章。

  云冈石窟位于山西大同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始建于北魏和平年间,现存主要洞窟45个,共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9000余尊,是中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2001年,云冈石窟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拜登将宣布对电动汽车等中国商品加征关税 中方回应

作为冶金炼焦用煤的“骨架”原料,炼焦煤是国际上保护性开采的不可再生稀缺煤种。公开资料显示,全球炼焦煤储量占煤炭总量约10%,目前可采储量炼焦煤资源的80%集中在俄罗斯、中国和美国。

“木匠”台商扎根广西山城20年 用榫卯结构呈现中华传统之美

一路向北,走进北京环球度假区,两条长约30米的彩灯巨龙盘踞在好莱坞大道上空,气势如虹。本是冲着哈利·波特项目而来的广州游客谢先生在此驻足拍照,他告诉记者:“听说最近每天都有新春特别演出,没想到这里的年味这么浓。”

“法国学生中医研学营”走进四川 感受中医药文化魅力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更新迭代速度加快,人们换新手机的频率也在加快,有数据显示,目前在我国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2.2年左右,全国平均每年产生废旧手机大约6亿到7亿部。

两万余选手角逐宜昌马拉松

施耐德电气集团董事长 赵国华:我们与中国联通合作,在施耐德北京的一家旗舰工厂部署了5G。如今我们重新配置一条生产线,只需要15分钟,而在此之前则需要7天,所以它带来的灵活性是相当令人印象深刻的。

村庄规划编制新规出台:不要求编制进度“齐步走”和成果深度“一刀切”

坐、卧、立……身着警服的于克莹手里拿着橡胶球,在对6岁的警犬“辛巴”发号施令。一分钟后,在同事的协助下,“辛巴”还闻到了汽车后面的危险品,向于克莹示意“发现了情况”。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